越是喜歡的電影就越是難以動手寫感想,總是會深怕一個不小心寫成一篇從頭歌頌
到尾的廢物文章,可是心底裡頭又會有太多的念頭與想法如江河滔滔不絕於耳,不
吐又實在是不快,我先說在文前,我真的很喜歡【瘋狂理髮師】這部片。

提姆波頓與強尼戴普這樣的組合總是讓我感到興奮不已,提姆波頓的片子多半瀰漫
著一股奇幻怪誕又帶有些微驚悚(這也已經夠讓小時候的我嚇得半死了)的氛圍,
而他所用過的演員之中,我認為還是只有強尼戴普那獨特而狂野的表演風格最符合
提姆的世界——順帶一題,傑克尼可遜也很搭。

因此在看電影之前,我幾乎掩飾不住我的期待與興奮之情,即使只是排隊購票的時
間也讓我覺得幾乎漫長到難以等待,其實我自己心理很明白,抱持這樣興奮的心態
看電影實在很危險,倒不是需要擔心突然心臟病發一命嗚呼,而是期望太高,看完
電影的心情多半也會越糟,畢竟期望落空的觀影經驗實在太多了。

不過結論是,我還是很喜歡這部片,精彩、情緒及畫面色彩渾圓飽滿,而且絕無冷
場,是一齣極為出色的音樂劇。這次我之所以一反常態先講結論,是因為我建議觀
賞這部片之前最好不要帶有太多他人觀感或是既定印象,有心想看卻還沒看(或聽
過原作音樂)的人,這篇文章請先略過,對於本片你所需要知道的事情只有,第一
,它血很多;第二,它是音樂劇,其他的東西你知道的越少就越好,也才能夠感受
到越多的驚喜。

◎色彩魔術師提姆波頓

看慣提姆片子的人對於他那慣用的強烈色彩反差手法絕對不會感到陌生,大部分的
導演其實也都跟他一樣,慣用的技巧一招闖天下,說真的,有時候同樣的把戲看久
了還真的是會膩,而那種沒進步的就算了,至少我們還能說他保有實力,同一招越
弄還越糟的我們多半會指責他老狗變不出新把戲,就像那【紫光任務】對上【重裝
任務】一樣。

可是舊瓶裝新酒,新酒還能嘗出絕妙好滋味的真的是不多,提姆波頓的世界通常很
簡單,用一句話來概括構成提姆的世界就是「鮮豔與單調的高度反差」,這樣強烈
的對比總是帶出其電影的中心主體。

【剪刀手愛德華】,黑白代表的是愛德華那充斥童趣而天真純粹的世界,鮮豔代表
的是成人社會那華麗外衣底下隱藏著骯髒與腐敗;【地獄新娘】,黑白代表的是飽
受禁錮、失去生氣的活人社會,鮮豔代表的是自由奔放、死了比較爽的歌舞地獄;
【巧克力冒險工廠】,黑白代表的是只求溫飽的無趣日常生活,鮮豔代表的是無窮
想像力的熱情與自由;【大智若愚】,黑白代表的是將死以及彈性疲乏的生命活力
,鮮豔的是充滿冒險精神與樂觀積極的想像力。

而在【瘋狂理髮師】之中,主題依舊是充滿著濃濃的「自由與封閉的對立」這種感
覺,構成本片多數的色彩基調是黑色而單調的,在多數的時候本片其實沒有太多顏
色,這一方面能夠表現出角色心底的絕望,一方面又能夠展現出倫敦這個城市的骯
髒腐敗,這樣的色彩也使得慘遭歌喉之人的血紅色顯得搶眼而富有畫面張力,不少
人可能會覺得片中的血噴太多,假假的,然而我卻認為血看起來之所以不真實,並
非其顏色調得不真,而是血紅襯著黑底的氛圍太過夢幻淒美所致,我個人相當喜歡
這樣的處理方式,這會使得觀眾對「割喉」這樣的行為產生疏離感,不會因此覺得
噁心、恐怖而不忍卒賭。

此外黑白也顯示出角色內心的執著與封閉,陶德對復仇的執著、樂芙特太太對愛的
執著,那樣的執著具現化呈獻在角色的妝扮上就是那層次分明的「白面」與「黑眼
圈」,當片子迎向結局時,小男孩托比也被復仇的執著給迷住心思,臉在不知不覺
間也成了那副怪模怪樣。

而鮮豔的場合在本片中出現的不多,幾乎只出現在陶德的回憶與樂芙特太太的展望
之中,兩者的色調與代表的意義也不太相同,在陶德的回憶中色彩代表的是潛藏在
幸福底下的罪惡與悲慘;在樂芙特太太的展望中,那豔麗到幾近可笑的世界代表的
是一種美好的希望與期盼,這段之所以有趣正是因為即使是在這樣的希望之中,陶
德依舊是沒有消去他對復仇的執著,毫無生氣的陶德對比幸福洋溢的樂芙特太太那
樣逗趣的場面真是一絕。

運鏡方面同以往比較起來則是多了一份動畫式的流動感,整理看來精鍊而且節奏緊
湊,兩個小時而且富含歌唱的場面卻絲毫不會讓人感到疲憊,讓人不禁覺得兩個小
時怎麼那麼快就結束了。

◎音樂劇的難點,唱得好更要演得好

音樂劇的演出難度著實比一般的表演要高出許多,如果你只是唱得好但演得不好,
觀眾可能會質疑你幹嘛不直接開演唱會就好;如果你只是演得好但唱得不好,觀眾
可能會考慮把耳朵關掉只看默劇就好。

更別說邊繃繃還要邊跳跳,真不知道百老匯那些舞台上的演員是怎樣練出一身好本
領,電影到是稍微輕鬆一點,至少還有配唱這一著(總該不會有人認為他們是邊跳
邊演邊現場收音吧?)。

本片的演員演技方面可能大家都無須質疑,但,他們的歌到底唱的怎麼樣?

其實我真的覺得還好,論技巧、論美聲其實都只勉強算得上是「相當不錯」的程度
,而且唱得最好的還不是那兩位主角,然而這畢竟是一部電影,歌唱得好固然重要
,但是唱得好更要演得好才能相得益彰。

反過來說,唱得不夠好是可以靠演得好來補足的,畢竟我們看音樂劇或電影絕不只
是貪圖演員的唱歌技巧,我們要感受的是情緒、是畫面、是濃烈的角色特質,強尼
戴普的歌喉說真的只是還勉強搬得上台面,然而他那低沈而富含磁性的嗓音,以及
切換十分精準的內在情緒讓他的每一場秀都讓人看得目不轉睛,陶德這個角色在他
的詮釋之下竟顯得如此迷人。

海倫娜寶漢卡特打從【鬥陣俱樂部】以來一直都是我心目中最喜歡的女演員之一,
心狠手辣怪怪女對她來說也似乎不是什麼新鮮的角色,這次在本片中的表現也是相
當不俗,而且她也跟強尼戴普一樣擁有好聽的嗓音,這點為兩個唱歌技巧都未臻完
美的主角加了相當多的分數,同時也不禁讓人覺得提姆波頓預謀已久,挑選適當的
聲音以求事半功倍的優良效果。

其實音樂劇最難克服的不是歌一定要唱得多好聽,而是演員能否採用正確的情緒去
「邊唱邊演」,當情緒對上了,感染力與魅力就自然而然散發出來了,觀眾自然會
深受感動,那怕歌其實唱得並不怎樣,這齣戲讓我起了滿身的雞皮疙瘩正是「唱得
好,更要演得好」的最佳例證。

◎美中不足的「淒厲」結局

提姆波頓的厲害之處不僅在於大玩影像風格與掌握故事節奏而已,在【大智若魚】
之中則是露了一手「打開觀眾眼睛的汗腺」這樣的功夫,一般而言觀賞作品有兩種
不同的感動,一種是觀眾能夠疏離的置身事外,冷靜的觀看故事發生,結束之後會
因為劇中人物所經歷的事件與成長(或死亡等等)而有所領會,也可能是因為自己
的某些回憶或情緒被打動而感動,這是有距離共鳴的美;另外一種是觀眾會被徹底
拉進故事當中,我們會跟著劇中角色的情緒在跑,他笑,我們的嘴角跟著翹,他哭
,我們的眼睛也不知怎地有沙子跑進去,這是近距離同步的美。

一般而言音樂劇絕對不會屬於後者,因為光是一邊唱歌一邊表演就已經夠荒謬了,
如此風格化的行為怎麼看都不寫實,因此觀眾的情緒很難跟劇中角色同步,提姆波
頓大多數的片子也都屬於前者的美,【大智若魚】正確來說也只有兒子的情緒會讓
人觀眾同步,大多數的時間電影的氛圍還是夢幻而有距離感的。

【瘋狂理髮師】自然也一直與觀眾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美感,劇中角色飽受悲苦
情緒折磨,戲外觀眾卻享受演員精湛演出,細細品味蘊藏在每一首歌曲背後的內在
衝突。

然而,這部片子到達最後高潮的時候,風格居然匹變,整體的情緒渲染力越來越強
,不知不覺間我整個人居然掉進戲中角色們的情緒漩渦之中,當樂芙特夫人忍痛將
托比關入烘烤室之中,我發現自己居然真的感覺到心痛,從此之後我的情緒越來越
與劇中角色同步,越來越難以保持距離,即使有幾個片段有帶來些微的抽離效果(
陶德誇張的砍殺動作、陶德與樂芙特夫人訣別前的歌舞),對於整體來說卻顯得微
不足道,待到全片結束之後,畫面停留在陶德擁抱亡妻的剎那,我的心徒留下空虛
,這是屬於陶德的情緒,復仇之後於事無補又鑄下大錯的悔恨與空虛。

這似乎有些不對勁,當我看完一齣極為精彩又富含美感的音樂劇時,換來的不是驚
豔不已的滿足,而是心碎一般的空虛,所有在觀影的過程中所得到的感動一瞬間全
都化為烏有,也讓我在電影結束後著實悶悶不樂的一小段時間。

跟【大智若魚】顯得比較不同的是,在【大】片之中,兒子那邊的戲風格與情緒一
直都是連貫的,【瘋狂理髮師】卻是在最後十幾分鐘突然將觀眾給硬是拉了進去,
兩者是相當不一樣的。

沒有一以貫之的維持幽默與荒謬,突然轉入極度真實的情緒讓我覺得身心難以調適
,這樣的結局絕對十分「淒厲」,只可惜不夠「美麗」,要不是這樣的結局讓我頗
為不滿意,這部片絕對會是我心目中最喜歡的電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