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payne.jpg
讓我們先把改編電玩電影最知名的大導演烏波給擺到一邊去,不就他的任何作品進
行討論。

其實好萊塢將遊戲改編成電影早已行之有年,八零年代的【瑪莉歐兄弟】、九零年
代的【超級街頭霸王】等等,相信都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或許是電玩總是被視作
一種較為不入流的次文化,這些改編作品的水準也多半很「B」,彷彿電影拍來就
只需要騙騙遊戲迷就好。

然而隨著近年PC個人電腦的普及,家用遊戲機的盛行,軟硬體技術的大幅進化等因
素的影響下,讓許多的電玩遊戲在畫面上、演出上、甚至是內容題材上都變得足以
能夠與電影一較高下,漸漸的好萊塢在遊戲中看到了商機,願意以高規格的資本投
注遊戲映像化,應運而生的便是如【毀滅戰士】、【殺手47】,以及本文所要提的
【麥斯‧潘恩】。

在這些片子中我們可以看到明星,也可以看到大爆炸或很貴的槍戰,作為娛樂商業
片來說,本該是沒有什麼好挑剔的,然而這些電影一路看下來,依舊可以感覺的出
雖然片商願意給錢投資了,但是他們的根本想法依舊是沒有改變,這些電玩原作就
只是小眾,只是次文化,所以不需要對電玩本身太過認真,反正只要掛上名字電玩
迷就會買單,那既然要商業化、大眾化,大刀闊斧的改編也是無可奈何的。

於是這些作品無一倖免的全部失了焦,幾乎只保留了遊戲的「皮」,骨子裡根本就
不是同一回事。

看完【殺手47】當下,我實在難掩內心的失望之情,臥底、潛行、暗殺、消失,遊
戲進行就這麼簡單的幾個步驟到了電影居然完全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一部【神鬼
認證】式的動作片,而且還是終極劣化版,雖然電影中有許多鏡頭畫面很明顯便是
為了服務原作迷而作的,但是那又怎麼樣?從根本就錯得離譜還期望原作迷可以興
奮到哪去嗎?

經過【殺手47】的挫敗之後,當我看到【麥斯‧潘恩】的宣傳時,內心依舊是不爭
氣的期待了起來,如果【殺手47】是因為原作太過沈悶,為了票房無可避免的硬凹
成動作片,那麼【麥斯‧潘恩】便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困擾了,因為原作本身就是一
個仿吳宇森式動作槍戰遊戲,重點清晰、主題明確,就是開槍、飛撲、慢動作、滿
天飛舞的子彈,最後再加上一個悲情愛自嘲的男子漢,以及原作那充滿悲愴美感的
美術設計,所有的槍戰動作片經典元素早已打包齊全,就只等著將遊戲角色替換成
真人演員罷了。

只是我沒想到連好球帶這麼大的作品改編成電影也能投出一顆直擊主審的超級大暴
投,片中大半的時間都耗在無趣至極的證據搜查,如果過程夠精采、有說服力的話
那還沒什麼問題,但是提出來的論調不僅薄弱而且根本就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只
是單單問問話、跑跑腿幕後主使者就這樣笨笨的被吊出來,那我還真的不懂麥斯這
三年只是坐在檔案室裡頭發呆嗎?更厲害的是,麥斯的性格在電影裡頭比起遊戲竟
然還要更加的扁平,從頭到尾只是一副撲克臉,沒有自嘲、沒有一丁點的內心戲,
真的是讓人很難想像,導演編劇是抱著怎樣的心態來處理腳本的。

好,如果說文戲不是重點,那打從宣傳之初便不斷強調花大錢、新技術的槍戰場面
又如何?

一個字,糟,不曉得是因為連環拍攝新技術鏡頭實在太貴還怎樣,片中使用的慢動
作場面之少,約莫三到四場左右罷了,滿坑滿谷殺爽爽的敵人也不復見,一次出現
三到四個小嘍嘍就令麥斯吃鱉不已,一點都不爽!何不參考看看【史密斯先生】、
【奪命槍火】或【刺客聯盟】呢?沒有新技術,卻每每拍出新意與格局,反觀【麥
斯‧佩恩】那被新技術掐住脖子、小家子氣揮灑不開的動作場面,更是令人覺得不
堪。

其實漫畫改編電影也曾經走過一段慢長的陣痛期,如果不是山姆雷米的【蜘蛛人】
在口碑票房上繳出漂亮的成績單(提姆波頓的【蝙蝠俠】應該視做一個異色作品)
,讓片商正視漫畫原作可深掘的內涵與潛在市場價值,恐怕近幾年也不會出現【鋼
鐵人】以及諾蘭版【蝙蝠俠】這類腳本、製作規模皆為一流的作品。

現在是個好萊塢原創腳本貧弱的時代,也是跨領域創作正夯的時代,同樣的故事,
透過不同的媒介來述說究竟要如何才能表現得更好,或許是下一個世代的導演編劇
們所共同需要面對的課題,緊接著傳出要真人電影化的【戰爭機器】、【喋血雙雄
】表現將會如何?電玩改編作品也會有像漫畫改編作品一樣翻身的一天嗎?讓我們
拭目以待。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