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發表於Viewmovie平台:https://www.viewmovie.tw/news/1104
讓我用一句話來總結【捍衛任務】系列:John Wick回來了,不管對手是誰,只要你試圖奪走我人生僅有的平靜,那我即使跟世界為敵也要戰你全家。
在一些不同的類型電影當中,我們時常可以看到類似的人物設定還有情節一再被重複使用──通常你會看到一個身心滿是瘡痍,背負著某種深沈的悲傷(多半跟愛人的逝去有關)的退休(反)英雄,因為某些原因遭到外力脅迫,最後只得從操就業,再次舉槍回歸戰場大殺四方。這種老梗之所以有效,便是由於這樣的故事若是操作的好,的確是強而有力的,因為這種作品他往往會創造出一個凡事能夠純粹地依照主角情緒行動,而不必考慮太多複雜的現實因素的「空想世界」,讓觀眾看完戲之後在心靈層面上獲得徹底的解放。
作為一部以槍戰動作場面為賣點的作品來說,【捍衛任務】幾乎無可挑剔,槍戰動作電影發展至今,異色且突出的作品不少,吳宇森系列、杜琪峰系列、【處刑人(神鬼尖兵)】、【重裝任務】、【史密斯先生】等等,但【捍衛任務】還是秉持著更扎實的動作設計成功打出一條嶄新的道路。觀眾幾乎不需要花費太多力氣便能發現本作的重要槍戰幾乎都發生在極近距離,John Wick每一次開槍的對象幾乎也同時跟他處在螢幕鏡框當中,即使不在,你也還是能夠很明確的看到他槍口所指對象為何(多半也就在鏡頭外面不遠處等著被射),而且他每次處理動作場面的時候都會讓觀眾能夠清楚的看到開始、中段、以及結尾,絲毫沒有試圖用搖晃鏡頭、過多剪接來混淆視聽。動作片要拍到如此,肯定就是對自己鏡頭的場面調度以及演員動作信心十足才有辦法完成(無論是否使用替身,但你還是看得出來基努李維作為一個巨星根本誠意爆表)。這一切的美好在你打開imdb上頭,看著導演Chad Stahelski那滿滿的動作指導的履歷就覺得毫不意外了。
在優美精緻、風格獨特的槍戰場面之外,讓本片更顯獨樹一格的,其實是他花費心思所經營起來的「殺手世界」,畢竟一部片若只是單純從頭炸到尾,留給觀眾的恐怕也就只有無盡的空虛還有審美疲勞。【捍衛任務】兩集看下來,你會發現他的劇本在書寫上其實是十分精鍊的,他不花太多的篇幅去說明前因後果,他只有相當簡單的事件,然後「碰」地一聲就開始槍戰。大部分的文戲篇幅反而都放在「原則」的建立,不管是角色的,或是組織的皆然。
在本片當中,殺手們都必須藉由「飯店」(一個龐大又神秘的組織)來統一管理。第一集我們只能簡單窺見其外形卻不得其門而入,你除了知道殺手們背後有著組織龐大的支援之外別無其他,但在第二集當中,這個「飯店」一躍成為反應故事母題的重要載體。故事中不厭其煩地提醒觀眾這個組織乍看之下沒有太多限制,但它其實很有原則,好比說要退出江湖就必須在某位高層身上留有終極賣身契(片中稱為「標記」的精緻小玩意兒),以及無論如何就是不可以在「飯店」裡頭開槍殺人等等。而John Wick在劇中所遭遇的危機,便是由這兩條最低限度的限制而來,他被迫去殺一個他不想殺的人,以及他最後終究得在放棄復仇以及在「飯店」裡頭開槍做出終極選擇。
若我們將這些最低限度的限制,看做是我們人生活在現實生活當中的各種規範,不管是人情義理或是法律條文皆可,畢竟人生在世就沒有完全自由這回事,要好好地過生活就代表著各種妥協與不自在。故事一開始藉由旁人之口說出John Wick是個堅持、專注、永不放棄的硬漢,當結局來臨,John Wick與「飯店」經理在開闊的公園見面、談判,享有組織庇護的最後一小時,原本他所屬的環境、熟悉的一切即將變為敵人之際,他烙下狠話,選擇了「把所有搞我的人都宰掉」的這條路之後開始朝著一個更艱難的世界不停奔跑,這等貫徹始終的硬漢行徑如何不令人感到痛快?即使世界的規矩跟自己心之所向相抵觸,他還是選擇了”John Wick”之路。最難的,而且那是你在現實生活中幾乎不可能選擇的那一條。
劇中各個不同橋段也緊扣著「個人原則」與「環境限制」的衝突與矛盾。他所暗殺的對象選擇了自己的死,以及那一段(你可以找出其他一百部)致敬奧森威爾斯【上海小姐】著名的鏡中槍戰場景的高潮戲碼,鏡中槍戰的同時輔以搭配著紐約新現代美術館(現實沒有這個美術館)的當代藝術語音導覽,再次強調了John Wick作為一個當代人,脆弱、易碎,令人迷失的處境,裡外呼應,令人驚喜。
人生在世從來就不容易,但幸好我們有這樣一位(反)英雄能夠在大螢幕當中幫我們出這一大口鳥氣,他擺脫一切規矩,試環境枷鎖於無物,他是John Wick。
--
如欲轉載請事先通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