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n from Earth.jpg

我喜歡對白很多的電影(舞台劇亦然),我覺得,「對話」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人
與人之間相互溝通的時候,如何把話說得清楚,說得有畫面,說出個人的風格性,
或在說話的過程中營造出所謂的「懸念」,吸引聽眾全神貫注的聆聽你的話語,這
是每個人活在世上必須要面對的課題,除非你打定主意一輩子不願意開口說話。

柯恩兄弟、昆丁塔倫提諾、馬丁‧麥克多納、查理考夫曼都是善用對白來營造戲劇
懸念以及角色衝突的箇中好手,只是,好的對白雖然能夠蘊含無限的想像力,反之
也會對作品的呈現方式帶來很大的侷限,將上述幾個導演(往往也兼職編劇)的作
品一次排開,會發現作品題材不外乎就是犯罪、家庭倫理或愛情喜劇。

但我從來就沒想過,只透過對話居然也能夠演出科幻片,直到我看了【這個男人來
自地球】之後,如果想要嘗試新型態科幻電影的人,我建議你文章看到這就此打住
,在觀賞這部作品之前,你對它的認識越少越好。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有著一個以電影來說顯得過於平淡的開場,一名大學教授
John不知道為何突然離職,正在準備搬家的時候,大學任教時的同事們紛紛來到他
家,打算為他舉行一場愉快的歡送派對,在短短的五分鐘之內整部片的角色就幾乎
全員到齊,而且從劇中角色們的行動看來,觀眾也不難猜出這些人大概也不會有機
會離開John的家。

劇情在這一群人漫無目的的閒聊中「緩慢的」展開,就像隨處可見平凡的歡送派對
一樣,他的同事好友們也不能免俗的逼問他「離職的原因到底是什麼?」,John在
一番掙扎之後說出自己已然存活了一萬四千年的事實,為了不讓他人對他那不老的
外貌產生懷疑,他每隔十年就必須移居,變換身分展開新生活,故事至此正式進入
了「科幻」的範疇。

於是這一群大學的教授們,便從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斷的對John提出各種質疑,從
歷史的角度、從生物學的角度,甚至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辯論、探討不死人存在的
合理性與可能性,本片最精采之處,莫過於隨著John談論自己的過往,其他角色們
(以及觀眾)在心理上各種層面的轉變,從荒謬、嘲笑,逐漸轉而懷疑、可能,到
最後所產生的各種分歧,信任、排斥、拒絕相信等等,一切端看每個角色心中的「
信仰」為何。

Sandy 熱烈的愛著John,戀愛本來就是一種極端不理性的心理狀態,因此她相信John
故事裡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真的,就跟每個陷入熱烈的女孩兒一樣,鮮少試著去懷
疑愛人的一舉一動,只單純的為著對方的一顰一笑而著迷不已;Edith 對基督教虔
誠的信仰使得她強烈的排斥John所說的每一句話,她相信,不死的存在就是對上帝
的褻瀆,因而不斷的表露出對John的敵意,這個衝突直到John說出自己在宗教史當
中擔任某個重要角色之後堆疊到最高峰;Dr. Will試著透過心理學的角度,理性的
分析John的腦袋究竟是出了什麼毛病,嚴詞的警告John,你的腦袋真的是病得不輕


每個人都懷抱著一些他們試著相信,又或者拒絕接受的觀念在聆聽著這個十分科幻
、超乎想像的故事,在這個小房間當中,John透過他所述說的故事,以及簡簡單單
的壁爐火焰效果,成功的營造出一種詭譎、卻又令人著迷不已的氛圍,讓在場的聽
眾無不陷入一種「執著於真相的著魔」狀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純然的對話,
竟是如此的有魔力。

當派對來到尾聲時,Dr. Will逼迫John在「承認自己有病」以及「這一切只是自己
杜撰出來的故事」之間做出選擇,當John說出這不過只是個故事,在場不論是抱持
著選擇相信的、拒絕接受的、或許有可能的想法的人們,全都露出鬆了一口氣(但
也能夠解釋為失望)的表情,這也反映出人們對於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總是懷抱著
各種複雜的情感,恐懼、期待、興奮等等,所謂的「人性」在本片中,精準的表露
無遺。

精采的對話,能夠動搖人們的信仰,以及產生各種各樣的幻覺及想像,【這個男人
來自地球】的劇本雖然有些轉折我覺得實在是收束太快,某些故事聽來也實在是太
過話唬爛,極低的成本讓本片的影像質感坐落在台灣鄉土劇等級,但這絲毫無損本
片做為一部驚世駭俗的「瞎扯蛋科幻電影」的精采程度,結局突如其來的一記回馬
槍更是精準的刺中觀眾對於「不死情節」的想像,將所有透過「對話」所堆疊起來
的「懸念」一口氣爆發出來,「真」的很「扯」,也讓我久久不能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